1.2012年6月10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通报称,2012年6月9日,S省Y中学7名初三学生结伴在L河下游游泳时溺水身亡;H省W村5名小学生在山塘游泳时溺水身亡;H省F镇7名学生在江边游玩时,4人溺水身亡。教育部要求立即开展全面排查。
爱水是孩子爱玩天性的最直接体现,特别是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中小学生们开始和水结下不解之缘。入夏以来,学生集体溺水死亡事件已经屡见不鲜。2012年5月6日10时50分左右,A省L乡太阳岛附近长江水域发生一起高校学生群体性溺水事件,造成5人死亡。5月27日,H省5名12岁女孩溺亡,母亲一夜白头。看到新闻中那刺眼的数字,我们不禁要问,偌大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居然拯救不了几个玩水的孩子?我们在过分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生存技能的训练呢?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是一道道教育所无法逾越的鸿沟,是一幕幕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
当然。一系列的溺水事件也不是无规律可循。正如通报中指出的那样:2012年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溺死者男生居多。
在出现溺水突发事件时,首先要冷静,选择最佳方式,最好的方式是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再选择下水救人和搭人链。显然,这些孩子们都不知道这些。然而,学校和家长们则有责任让孩子们知道。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和家长没有做到最基本的对孩子进行生存教育。这些基本生存技能教育以及实战演练,无疑是学校安全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孩子们所学习到的只是书本上的加减乘除和之乎者也等等僵化机械的知识,而对于一些生活中应急的知识和生活小窍门等却是模棱两可,甚至是漠不关心。而且,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小学生都有一颗好奇与探索的心,然而盲目的探索和一味的好奇,可能并不会得到良好的结果,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成了好奇心的陪葬品!
然而,值得欣慰的是在素质教育口号的号召下,一部分的中小学已经开始开设了游泳、滑冰等一系列实用的校本课程。但是由于相关课程的开设成本过高,因此这些课程的开没还只是仅限于东部的沿海发达城市,而内地贫困的乡村地区却没有实施这些课程的物质保障,而这部分地区又是学生意外事故多发的地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等等说的都是要做好事情的前期预防工作。从最近几起学生溺亡事件来看,我们的一些部门也都是在做事后工作而已。也许只有血淋淋的事实才能让一部分沉醉在权利梦里的人清醒。
2.空心村是指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涌入城市打工,除去过年的十几天,其它的时间均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市。因此,出现了留在农村的人口都是老弱病残的现象。因其农村常住人口有如大树之空心,故名之空心村。
土地资源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我国山地多,平原少,干旱、高寒区域大,耕地开发受限制,人均耕地少,而农村闲置宅基地更加剧了人地矛盾问题。农村新建的住宅大多在村外,靠近公路和集镇的地方,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据了解,“空心村”的空心,少在0.067hm2左右,多在0.200hm2以上,一个中等乡镇约有300多个自然村,平均一个自然村以0.133hm2计算,一个乡镇就有40hm2以上的土地被废弃。“空心村”占用的土地,耕不能耕,用不能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一方面是农民建新不拆旧,造成土地大量闲置;另一方面,许多村庄出现无处建房现象,土地管理部门被迫在有限的耕地指标中切出一部分来解决缺房户的建房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社会现代化的难点在农村,农民富裕、农村振兴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空心村”继续蔓延将导致农村居住环境持续恶化。由于“空心村”内的废弃宅基地多年未曾有人使用,到了第三、四代之后,邻居之间的土地界限必然会有些模糊。随着农村土地的日益紧张,宅基地今后必将升值,到时候这些废弃宅基地可能会引发家族内或家族间以及宗族间的矛盾纠纷。既不利于农村的繁荣,又威胁到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空心村”的废弃房屋由于无人居住,所以也无人修缮,有些已经倒塌。不少村民将老房用于圈养禽畜。由于没有人清理,致使村内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杂草丛生、老鼠遍地、蝇蚊乱飞、粪便成堆。“脏、乱、差”,严重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
3.2012年1月8日,D县某村的一位84岁的老太太遇害,经过公安机关的努力,于10日凌晨破案,抓获嫌疑人同村的徐某(19岁)。徐某因没钱过年而对这位老太太实施抢劫并杀人灭口。
该县历来都是劳务输出大县,仅建筑工人就达10多万。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办厂人员的不断增多,老人、孩子和妇女构成了农村的留守群体,不可避免地减弱了农村地区的自然防护能力,形成了社会治安的“空心村”。
许多盗贼事先了解谁家年轻人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独自在家的情况。他们在夜深人静时,进入留守老人家中偷走财物。这种作案的频率一般比较密集,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在一个村里一个晚上就盗窃多家。每户的具体财产损失数额不等,但严重冲击了留守老人生活的安全感,扰乱了农村的社会治安秩序。
农村留守老人安全防范问题,已经无法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侵害农村留守老人的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妨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保护农村留守老人的合法权益,防盗、防骗、防火灾和保护好人身安全,让老人安度晚年,是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
4.伴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城市资本流入农村,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第一件大事就是盖新房,农村住宅更新频率远远超过了基础设施更新的水平,由于村庄建设无限扩张,耗费了基础设施和村庄改造的配套资金,同时,这些新房往往贪图节约和赶工期,从设计、用料、结构到施工都不够合理和科学,导致新房使用寿命短和高频率弃旧建新。与此同时,空闲房屋逐步增多,大都破旧不堪、年久失修,极易发生倒塌事故,村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存在隐患,因此村庄的整体居住质量并没有因为新宅建设而得到改善。相反,村庄内部的衰落已经非常明显,村内大多未铺装道路,多数没有给、排水设施,环境卫生状况恶劣。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居住环境不断恶化。由于住房投资比重大,生产性投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的后劲。
近年来,在“空心村”整治中,一些村庄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编制了建设规划,可是尚未制定出一个适合本村发展的规划蓝图。因此,新一轮村庄规划要按时完成编制。将村庄规划修编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的议事日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统筹安排,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各地农村发展方向和定位,使村庄规划成为引导村庄建设的龙头。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村庄整治模式,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合理配置资源,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现状,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理念,坚持集约用地要求,强化农民居住质量,鼓励开发兴建农户多层住宅小区。同时,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细化建新拆旧规模、用地布局,划定耕地保护“红线”,约束和控制村庄外延,道路、通讯、电网改造和环境保护等分项规划要与村庄规划修编同时展开、同期实施,规划要注意区分类别和有一定的超前性。
“空心村”的存在意味着大量人力资本的流失,由于流入到城市中的农民大多数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大撤离,致使农村基层组织中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严重缺乏,使得农村面临人才短缺的危机。我国人力资本占到财富总额的1/2以上,人力资本的抽离意味着大量资本从农村撤离,农民对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减少,同时伴随着与农业相关的其他产业资本的共同撤退,造成资本在追求利润的动机下从利润率较低的传统产业转向利润率较高的产业,从而引发了农村产业空洞化,如不加以重视,不及时治理,会阻碍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问题一】
结合“给定资料”,请归纳“空心村”存在的隐患并作简要说明。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400字。
【问题二】
根据“给定资料1”中的媒体报导,多名学生溺亡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请就如何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提出你的解决建议。
要求: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条理清楚、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不超过200字。
【问题三】
结合“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空心村”的体会及思考。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独立见解;(2)可联系自己的经验和感受;(3)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